

|
“中堡梅花香猪”因全身毛黑色,眉头有一朵白花,肉嫩味香,无膻无腥,产于中堡而得名。 中堡苗族乡位于南丹县北部,与天峨县、贵州省罗甸县交界,属高寒石山地区。生产、生活环境较为艰难,主要经济来源于种养,而群众大多沿袭原始的种养方式生产,生活水平目前还比较落后。为了加快苗族同胞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中堡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认真实施品牌战略和特色战略,充分发挥本乡苗族同胞善于饲养梅花香猪的习惯,成立中堡梅花香猪生产销售协会,树立中堡梅花香猪品牌,使近年来中堡梅花香猪生产初具规模,在消费市场享有一定的声誉,一些苗族同胞由此走上致富道路。 九立村九立屯是全乡饲养梅花香猪积极性比较高的一个屯,该屯有96户,402人,无水田,有旱地340亩,现共饲养梅花香猪813头,其中:母猪193头,平均每户饲养2头以上。养殖大户如王景胜等一些农户饲养母猪6头以上,人均年出售仔猪收入达2000元以上。 中堡梅花香猪饲料要求粗放,适应性、抗病性强,生长良好,深受群众喜爱。据一位姓向的老人说“他家从湖南迁来中堡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十六代了,一直饲养梅花香猪”。如此推断梅花香猪在中堡的饲养历史悠久。梅花香猪背腰宽而微凹,腹较大下垂,四肢细小,母猪性成熟早,一般四月龄开始发情,四个月至六个月即可发情配种,母猪头胎窝产仔5—6头,经产母猪产仔数多为8—10头,少数10头以上,在当地自然放养的情况下,母猪窝产仔8—10头的仔猪生长及效益较好,仔猪40龄后开始喂给少量玉米粉和一些青饲料(以野菜为主),60龄时体重达10公斤左右,即可上市出售。在中堡,生活较富裕的农户,饲养母猪的头数相对多一些。饲养梅花香猪,投入产出利润率高, 通过成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规范饲养技术,规模经营,广开渠道,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从目前香猪市场来看,中堡梅花香猪具有很多优势,只要组织、引导得好,发展前景广阔,它将会成为中堡苗族同胞致富奔小康的一个亮点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