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养猪大户肖克斌: 本报记者陈碧红这两天,肖克斌家养的能繁大母猪刚刚产下12只小猪仔,尽管酷暑难耐,肖克斌每天都去临时圈舍,精心照料这些小宝贝。此外,他还忙着修补圈舍,尽快给猪宝宝建新家。 龙门山脉脚下的绵竹拱星镇白溪河村,与汶川仅一山之隔。地震后,全村几成废墟,种养大户损失惨重。全村最大的养殖大户肖克斌,一半家产被毁了。站在残破不堪的养殖场前,肖克斌并不灰心:“猪没了,圈毁了,我可以用双手重建。到明年初,我要再养更多的母猪,超过灾前。”2003年,肖克斌从成都打工回来,借钱办起了养猪场,还逐渐发展起了幼鸭幼鹅孵化场、幼鸭幼鹅基地、成鹅下河的家禽一条龙养殖体系。在获得成功后,他又包下山地,扩大养殖场,因地制宜地养起了黄羊。2008年初,肖克斌的养殖场已存栏猪91头、 黄羊20只、鹅550只,各类圈舍近百个,总价值近40万元。地震前几天,肖克斌还在离家不远的河坝建一个拥有50个圈舍的仔猪繁殖场,地面、墙体都已建好,只差铺瓦了,没想到,在地震中全部倒塌了。而山上的羊圈、猪圈因山体垮塌都翻到悬崖下。山上的8只大黄羊、22头猪、220多只鹅也一起被埋。山下的猪圈也只剩残砖破瓦,60余头猪全被砸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