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三个各具特色的地方猪良种
  • 发布时间:2008-12-4 23:09:22 来源:香猪-天津香猪|北京香猪|河北香猪|香猪养殖|香猪价格|香猪批发|香猪网|山东香猪
  •  1.滇南小耳滇南小耳产于云南省的勐腊、潞西、干山等地。滇南小耳包括德宏小耳或景颇、僳匕、勐腊或爱尼、丈山或阿尼

      滇南小耳体躯短小、耳竖立向外横伸、背腰宽广、全身丰满、皮薄、毛稀,被毛以纯黑为主,另外为"六白"和黑白花,还有少量棕色的。按体型分大、中、小三型。小型群众称为"细骨"、"冬瓜"或"油葫芦"。体型短小,头小,额平无皱纹,耳宽大于耳长,嘴筒稍长,颈短肥厚,下有肉垂,四肢短细、直立,蹄小竖实。

      在山区饲养滇南小耳以放牧为主,多采用"先吊架子"后集中粮食催肥的方式饲养,饲养期1.5~2年,体重可达80~100公斤。

      滇南小耳性成熟较早,公3月龄、母4月龄即可配种受胎。初产崽7.7头,产活崽7.3头,经产崽10头左右。

      2.粤东黑粤东黑中心产区是广东省惠阳、饶平和蕉岭等县。

      粤东黑体型略呈长方形,头清秀、大小适中,额宽平,仅少数呈倒八字形或菱形皱褶,耳较小而斜竖,嘴筒稍长而较尖,下颌狭窄,当地群众称之为"禾虾头"。背腰微凹,腹部稍大,但不拖地,臀部较平直。四肢直立、坚实有力、长短适中,后腿肌肉较丰满,尾长而不过飞节,皮薄,被毛黑色,部分的腕关节和跗关节以下为灰白色,乳头6对左右。

      粤东黑具有皮薄、肉质鲜美、瘦肉较多的特点。但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不高,乳头较少,公、母的体型较小。

      3.华中两头乌华中两头乌产于长江中游和江南平原湖区、丘陵地带,包括湖南沙子岭、湖北监利和通城、江西的赣西两头乌和广西的东山地方。为我国长江中游地区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种。

      华中两头乌躯干和四肢为白色,头、颈、臀、尾为黑色,黑白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晕带,额部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和白星。头短宽,额部皱纹多呈菱形,额部皱纹粗深者称狮子头,头长直额纹浅细者称万字头或油嘴筒,耳中等大、下垂。监利、东山背腰较平直,通城、赣西两头乌和沙子岭背腰稍凹,腹大,后躯欠丰满,四肢较结实,多卧系、叉蹄,乳头多为6~7对。

      据测定,沙子岭公45日龄有成熟精子出现,3月龄有配种能力。公一般于5~6月龄体重30~40公斤开始配种,由于早配和使用过度,一般多利用2~3年。小母初次发情在100日龄左右,一般于5~6月龄体重40~50公斤配种。初产母产崽数为7~8头,三产及三产以上母产崽数为11头左右。

      在农村饲养条件下,肥育8月龄体重可达80公斤左右。体重80公斤左右的肥育,屠宰率为了1%,胴体瘦肉率为41%~44%。

     用华中两头乌作母本与引进的瘦肉型品种杂交,生产商品瘦肉型,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