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猪圈的改造
  • 发布时间:2008-12-25 15:41:04 来源:香猪-天津香猪|北京香猪|河北香猪|香猪养殖|香猪价格|香猪批发|香猪网|山东香猪
  • 发酵床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供各猪场在建设或改造中采用
    1、每栏面积以40m2左右为宜,便于垫料的日常养护;
    2、发酵床面积为栏舍面积的70%左右,余下面积应作硬化处理,成为硬地平台,供生猪取食或盛夏高温的休息场所;
    3、垫料高度以保育猪40-50cm、育成猪60-80cm为宜,一般南方地区可适当垫低,北方地区适当垫高,夏季适当垫低,冬季适当垫高;
    4、育成猪养殖密度较常规养殖方式降低10%左右,便于发酵床能及时充分的分解粪尿排泄物,能保持健康养殖环境;
    5、垫料进出口的设计要满足进料和清槽(即垫料使用到一定期限时需要从垫料槽中清出)时操作便利;
    6、加湿装置应保证后期垫料养护加菌时能共用;
    7、采用发酵床养殖的猪舍,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地区,均无需再考虑冬季采暖或供暖设施,发酵床产生的热量足以保证生猪正常生长的温度;
    8、通风设施完整,南方夏季加温时要考虑加湿帘。冬季应定时开启排风扇,避免猪舍湿度过大。
    发酵床养猪优点很多,很多用户都想使用,发酵床养猪的猪舍是有一定的要求,下面就谈谈关于老猪圈的建设改造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我国农村的老猪舍都是用水泥地坪,墙体不高于两米,这样对做标准的发酵床有一定的影响,往下挖的话地基很浅,水泥地坪也要砸,很费劲。也做不成,重新建设猪舍,还是一笔投资,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改建,照样使用发酵床养猪。
     
    1、不能漏雨,发酵床没法排水,所以整个猪舍的屋顶不能漏雨。
    2、把走廊中间的水泥墙换成栅栏。这样可是墙体开窗之后形成空气对流。
    3、老猪圈基本上窗户很少,把猪圈对应沿墙体50公分以上对应开小窗户。每个猪舍都开,在开窗的时候方便冬季遮盖保暖。这样能形成猪舍的空气对流。
    4、可以把办好的菌液的垫料铺到猪舍,厚度有30厘米-40厘米即可,这样再每养一批猪整体换掉。
    5、使用秸秆等普通的垫料,不必要使用锯末。每批猪出栏的时候一起清理出去,达到猪和粪一起出栏。清理出去的垫料也是很好的微生物肥料,进行销售。
    6、如果猪舍的顶可以加高,就加高到3米左右,留下发酵床厚度为80厘米左右。墙体到猪平面有2.2米就足够了。这样和正常的地上式发酵床一样,就可以使用很多年了。
     
    下面根据实际情况举例:
    大家看到的这个猪舍,要想改建,要做以下整改方案:
    一、要把上面的顶棚封起来,避免下雨进去雨水。
    二、把走道两边中间的水泥隔断去掉,换成栅栏,形成容易通风。
    三、在每个圈舍的后墙离水泥地面50厘米的地方开小窗户,南北对应,形成空气对流。
    四、在圈舍垫40厘米的垫料,就能达到很好的处理粪便功能。
     
     
    2、发酵床养猪的历史演变
    最近有一部分用户打电话过来,就是想学习发酵床养猪技术,想参观猪场等要求,其实这些是没有必要的作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什么样的一种技术呢?我给大家分析下,就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
     
          养猪古代就有,养猪的猪舍是根据社会发展来变化的,远的不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都是以家庭形式养猪,猪圈的建造很简单,猪圈里面都是用稻草,秸秆,土来垫的,里面脏了就再清理出来,同时在自然界中也有大量的微生物对猪粪自然分解,原来的猪舍也不是很臭。等猪舍的秸秆或者稻草腐烂的时候,换上新鲜的稻草,秸秆和土。这样来保持猪圈的干净卫生。
     
         到90年代,水泥的大量应用,大家开始用水泥地坪作为猪舍,这样就不需要再往里面垫土和稻草,用水冲洗,但是这样的养殖都是规模化养殖,猪的粪便很多,每天都要冲洗,造成大量的人力,环境也很糟糕。今天的生态养猪,原理上是回到远古,把猪舍的垫料组成换了下,换成不容易腐烂的锯末,和稻糠等,此外这些垫料也很容易吸水。把人工合成的有益菌混合进去,就完成了现在的发酵床养猪的技术。
    这样做,垫料里面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的分解粪便,消除臭味,改善猪舍的环境,同时也能给猪一个好的微生物包围的环境,在垫料中也有大量的有机物,猪再拱食的时候也能采用有益菌,增进猪的健康。
     
    综上所述,微生态发酵床就是一种模式的改变,不是一种新技术,新方法,在具体操作上可以灵活的掌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原则是怎样实用怎样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在猪圈的建造上,也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只要考虑到填料怎样填进去为原则。长期利用为原则,通风好,夏季降温好,冬季采光好这些基本的建圈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