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营养对母猪生产的重要性
繁殖猪群的全价营养是使群体增加到最大限度的生产力和利润率所必须的。如果你比较中等繁殖效果和高繁殖性能的猪群,就会意识到提高的潜力。表—1是1983年一个被检查单位的母猪生产性能平均水平和分布区间。注意生产效果和改良潜力的变化范围。 表-1 猪的生产力
在优秀的猪群中,生产力的实际值的高水平能部分被认为是在遗传质量(见第二部分)和舍饲中的进展所为。然而,不同的饲养和管理实践也说明在繁殖力中具有很大的变化。最大的繁殖力根本就不可能获得到,除非最好的饲养和管理实践跟上。为了使种猪群中的每头母猪每年能生产最多的小猪,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每位养猪生产者的目标是要制定一个饲养和管理计划。在制定想要的饲养计划之前,为种猪群的特殊需要制定目标。表—2列出了为繁殖力建议的目标和何处应进行纠正。一旦生产水平、圈舍类型、母猪的使用年限及当时母猪的状况等问题确定后,才能实施饲养计划。 表-2 繁殖力的目标
1.高质量日粮的重要性好的繁殖性能结果的获得,来自于使用高质量的饲料的营养需求饲喂配合饲料满足母猪。 许多生产者试图通过缩减饲喂他们种猪的日粮质量来达到降低费用的目的,这将是不幸的。许多生产者单独使用谷物来饲喂种猪,期望母猪发挥它的遗传潜能,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因为在营养上怀孕泌乳期恰好是整个养猪生产周期中的关键时期。 高质量饲料的饲养是根本的问题,以便为以下几方面提供足够的养分水平: (1)胎儿生长; (2)子宫和子宫表层的生长; (3)乳房的发育; (4)身体的生长; (5)奶的生产; (6)在哺乳前期身体储备损耗的补充。 2.养分缺乏或过剩的影响明显的养分不足或过剩都影响种猪群的繁殖性能,在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不足是很难鉴别的,因为它们经常和其它养分不足相伴随(联合作用)。例如母猪在泌乳期的能量摄入受到限制,则母猪的背膘储存就会减少,加剧了体重的下降。另外,这些母猪受胎率也较低,需要重配成功的时间会增长(见表—3)。 表—3 能量摄人对哺乳期间断奶到第一窝小猪交配间隔的影响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明显不足或过剩也降低繁殖性能。一个简单的维生素A缺乏,将导致母猪吸收胎儿或生产病弱、畸形小猪。 维生素B2(核黄素)的缺乏,将降低受胎率和生产畸形骨骼的小猪。然而,微量元素多维生素和矿物质彼此间相互作用,因此,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日粮中仅仅只提供必需的养分,不能就保证有一个好的繁殖性能,所提供的养分必须有一个正确的配合比例,达到营养平衡。在一群母猪中进行一个饲养试验,饲喂一种日粮含钙和磷的推荐比例为1.5:1。第二群试验母猪所采纳的日粮中追加了钙量,产生了一个不正常的钙磷比例(见表—4)。 表—4 通过母猪两窝连续分娩的结果看,配合日粮的钙磷比例平衡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所产生的效应
使用推荐的钙磷比例的日粮饲喂母猪所产仔猪数比使用反常的钙磷比例日粮饲喂母猪所产断奶仔猪数多。另外,使用改变了钙磷比例的日粮饲喂的母猪,很难完成连续二胎分娩这就说明,养分过剩或不足,同样对动物生产性能会产生危害。 日粮中所含所有的必需养分达到一个正确的量和合理的平衡比例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提供足够数量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去获得最大的繁殖能力。如果使用任何一种养分不充足的日粮饲喂母猪,可以导致以下所说的结果。 任何一种养分不充足的日粮会导致如下结果: (1)降低受胎率; (2)减少窝产仔数; (3)降低仔猪出生重和仔猪活力; (4)降低母猪的体况和体重; (5)降低泌乳力; (6)从断奶到配种,增长了间隔时间; (7)缩短了母猪的繁殖寿命。 3.种猪群对于养分的需求在此书的表格一节中,从表D到表E都是为种猪群提供的不同水平养分需求的推荐量,这些推荐量都是在安全的限度内。 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许多生产者每年要更换30%~40%的经产母猪。后备母猪的选留和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内容,使整个猪群的繁殖性能达到最大限度。照惯例选择后备母猪是在配种之前的上市体重、7或8月龄和体重达到110~130公斤时选留。初产母猪初情期的平均月龄是7月龄(其区间为5~9月龄),但是,使用诱导发情可以将初产母猪的初情期降到6月龄(区间为5~7月龄)。在饲料和其它一般管理费用中考虑到节约问题,通过早配(提前配种)来解决节约的问题,通过对65~70公斤的青年母猪进行选配和诱导它们在尽可能早的情况下发情配种来达到此目的。 青年母猪达到初情期平均日龄为200天。许多因素影响着青年母猪达到初情期的日龄。 1.影响达到初情日龄的因素 (1)品种; (2)生长速度; (3)季节; (4)光照制度; (5)青年母猪在培育过程中圈舍状况; (6)使用成年公猪对其诱发刺激的程度; (7)营养。 第一个影响因素,在第二部分中已讲授过了。 一般来说,正常饲料摄入水平不会对初情日龄有影响,然而,一些研究发现,严重地限定饲料摄入量(如为自由采食量的50%),将会大大延迟初情期。一份调查资料表明,调整母猪对饲料的摄入量(如比母猪吃饱时的饲料量减少15%~20%),将延迟初情期大约9天(见表—5)。 表—5 在育成期能量的摄人对初情期母猪日龄和体重的影响
从选种时(大约70公斤左右的体重)开始,使用育成母猪生长期日粮自由采食,直到配种时为止。在配种之前,增加限饲育成母猪的饲料摄入10~14天,不仅可以增加排卵数,而且也能使之达到自由采食育成母猪的水平。对于管理和保证育成母猪在配种时有一个好的体况,制定一个自由采食的计划是比较容易的。 育成母猪在第一次配种之前的限制饲养,会减少日粮中钙磷的摄入,对骨骼强度最大限度的生长需求达到了一个较低水平,相伴随着会导致蹄病和腿病发生。因此,如果在配种之前育成母猪饲喂的总量被限制,饲喂高水平的钙磷是很有必要的。 一些试验表明,蛋白质不足将显著地延迟育成母猪达到初情的日龄(见表6—6)。因此,在青年母猪发育时期,饲喂含有全价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的饲料是很重要的。从开始选种到配种,应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提供日粮中有关成分的最低含量值,即粗蛋白14%(最好为16%),赖氨酸O.7%,钙O.95%,磷O.80%。 表-6 蛋白质水平对于母猪初情期的效果
在第一次配种之前,限制饲料摄入将导致减少背膘,背膘的这种减少可以引起繁殖上的问题。因为连续对胴体瘦肉率指标选择的结果,育成母猪平均背膘水平下降。在一个地方的猪改良规划中表明,在过去的10年间,育成母猪的平均背膘水平从16毫米减少到15.3毫米。 经产母猪从一次临产到另一次临产,如果不注意高水平饲料的摄入,同样大量消耗体内积存的脂肪。表6—7提供了一个经历两个胎次后母猪体重和体脂变化的例子。 表—7 经产母猪两次分娩后身体组织的变化
如果背中部脂肪厚度少于7毫米时,就会发生繁殖方面的问题。因此,通过不限量饲养的方式,在青年母猪第一次配种之前,允许其积累脂肪储备,这样可以延长母猪使用的寿命。 绝大多数的青年母猪在120公斤时都可以安全配种生产,即使是早期选育时最瘦的青年母猪,保证供给充足的饲料,其背膘厚只有16~18毫米,也能安全配种生产。在妊娠期这些青年母猪将增加2~4毫米多厚的脂肪,增加25~30多公斤的体重,在145~150公斤,背膘厚达20毫米时产仔。 育成母猪在配种时的背膘厚、月龄及体重都不影响其窝产仔数多少,只要育成母猪处在同样的发情状态。尽管从第一次发情到第二次及第三次,其排卵数都在增加,但在第一次发情时就有高的排卵数,保证配种。无论育成母猪是110公斤还是130公斤,如果它在第二个发情期配种的话,其窝产仔数是相同的。研究表明,通过延迟到第三个发情期来配种的方法,也不大可能更多地增加窝产仔数。较好的营养和管理可以保持母猪的青春期,猪群中体瘦的母猪也可以产6~7胎。 用公猪最大程度地刺激育成母猪,是获得较高发情率和受胎率的先决条件。直接使用公猪暴露法去刺激育成母猪成熟或使用试情公猪去刺激育成母猪成熟,都是育成母猪初情期刺激的确实而最有效的方法。 表-8 在100公斤活重之前青年母猪达到初情期的管理效果
2.如何使用公猪刺激使青年母猪的反应最大 (1)在65~75公斤时选择有潜力的青年母猪, (2)安置和混合青年母猪在猪圈的适当空间内,慢慢地训练青年母猪。 (3)在使用公猪刺激之前至少一星期(也就是在青年母猪混合后的二星期),保证最大的饲料摄入。 (4)在公猪圈内,将青年母猪放入成年公猪中(至少是§月龄的公猪)每天20分钟,记录日期和所发生的表现。 (5)如果可能的话,在第一个发情期使用试情公猪和允许没有授精能力的公猪与青年母猪交配。 (6)按照第二情期适于屠宰的体重和最早能被配准的机会,来选留青年母猪,淘汰的青年母猪可以销售。 (7)在青年母猪配种以后,对青年母猪应给予独特的饲喂,要求每天饲喂的饲料量不超过2.5公斤。在妊娠后的前二个星期内,高水平的饲养导致胚胎的死亡率提高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