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为解决养猪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山东省郯城县把发展环保养猪作为今年畜牧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物环保养猪新模式的快速推广。目前,该县生物环保养猪发酵床面积达10790平方米,存养生猪11000头。
一是搞好环保养猪场区规划设计。对新建环保养猪场,畜牧部门组织技术专家严格按照环保养猪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加大对现有传统猪舍的改造,按照环保养猪猪舍建设标准进行改建或扩建。 二是狠抓技术指导和服务。县乡畜牧部门组建专家服务团和科技服务队,深入到村到户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全县共举办环保养猪技术培训班18期,培训人员2000人次。 三是加强猪人工授精网络体系建设,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县建猪人工授精站一处,乡镇设人工授精分站18个,村设配种点120个,淘汰劣种公猪30头,猪人工授精技术逐步在全县推开,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 四是大力发展畜牧合作组织,提高环保养猪组织化水平。县里成立了生猪产销协会,积极参与生猪及其产品推介活动,通过签订“三个协议、两个合同”,搞好生猪产销对接,解除了养猪场户的后顾之忧。加大政策扶持。 为大力促进环保养猪业发展,县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大力推广环保养猪技术,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意见》,制定了优惠扶持政策。 一是对国家及省市有关生猪扶持政策,优先安排环保养猪。 二是将环保养猪纳入“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对环保养猪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用水用电执行农业用水用电价格;金融部门对环保养猪场贷款给予重点支持;县政府对建设规范的标准化环保猪场,每平方米猪舍面积将给予10元的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