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改建后不仅自己觉得干净多了,猪也比以前少生病了。产生的沼气用起来方便、清洁,又节约了不少的柴火钱,好得很噢!”高县落润乡红星村曲尺田组村民罗家存指着改建后的猪场高兴地说:“我们在改建猪场时,乡上还按每平方米150元的标准给予了补助,不仅如此,前不久还请来养猪专家对我们进行了技术培训,今年的生猪肯定会比去年多出栏100头以上。”
据悉,红星村是落润乡传统的生猪生产大村,仅有1760人。去年,全村生猪出栏8000头,存栏5000头,实现产值920万元。今年,该乡在红星村列为生猪产值千万元村进行重点打造。目前,像罗家存家一样“酿苞谷酒,酒糟养猪,猪粪产沼气”的农户,该村已发展了20余家,并已成立专门的酿酒协会和养猪协会。 “像你圈里这般大小的仔猪,一瓶‘猪瘟活液苗’要打40头猪,这个季节记得多清洗多消毒,保持圈内的清洁卫生,多喂青饲料……”在红星村村民杜再春家,该乡防疫站站长张世林在给他家的仔猪体检完后,又反复叮嘱着药物的使用剂量和近期的防疫措施。 “张站长今年已经是第二次到我家给仔猪体检了。”杜再春一边介绍一边邀请我们到屋里坐,当谈到今年他家的收入时杜再春夫妇激动地说。“今年已经卖了70多头了,毛收入有20多万元。有几十头过两天就可以出栏了。全年出栏少说也有350头,加上酿酒的收入,赚10万元没得问题。”
据介绍,该乡春夏秋三季集中普防注射、仔猪阉割防疫注射、小区域动物疫情后消毒和紧急防疫注射、运用推广动物防疫科技、疫情监测报告和传递畜产品市场行情信息等工作,定期上门指导养殖,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发生,提高了生猪的成活率,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 落润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实现“宜宾市养猪第一乡”的目标,该乡今年把红星村作为生猪产值千万元村进行重点打造,强势推进生猪产业。该乡先后投资80余万元扩建科兴养殖场,以科兴养殖场为龙头,加速品种改良,着力提升生猪品质;投资28万元引导养殖户开展规模化小区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建重点村、重点组,以场带户,以点带面,积极引导鼓励适度规模养殖户走“酿酒—生猪—沼气—粮食”的生态养殖与循环发展之路。还将在曲尺田组投资60万元新建2500平方米的规模化小区1个,规模为9户,使户平年出栏生猪150头以上。并以无公害生猪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引导生猪养殖向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发展;及时提供销售信息,组织定点收购,提高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确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目前,该乡正向着“宜宾市养猪第一乡”的目标稳步迈进。据估计,今年该乡生猪出栏量将超过6万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