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户和小型猪场治疗猪病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发布时间:2008-12-1 22:52:00 来源:香猪-天津香猪|北京香猪|河北香猪|香猪养殖|香猪价格|香猪批发|香猪网|山东香猪
  •     近两年来,笔者应畜主的邀请,诊治过多例散户养猪猪病的病例,很多病例都经畜主或基层兽医诊治3-10 d 以上,但是疗效较差.病猪临床表现主要是精神、食欲时好时坏,高烧不退 (39.5℃ 以上),畜主得到的诊治结论是猪瘟.笔者诊治此类病例50例,经治疗,治愈45例,仅5例确诊为猪瘟。现根据对这些病例的诊治情况分析,提出散户养猪猪病治疗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仅供参考。  
           1 疗程要充足   猪病治疗的疗程包括药物的选用、用药的剂量、间隔用药的时间、连续用药的次数以及给药途径等。笔者在诊疗活动中发现,一些畜主和基层兽医诊断和选用的药物并没有错,但是忽略了疗程的作用,往往使单一的疾病迁移为疑难病症,给诊治带来困难,笔者诊治过20例猪丹毒病例,在对畜主的问诊后得知,病猪都打过青霉素(水剂),1 d 1次,打过2、3 d后病情没有明显好转而改用其它药物,仍然无效,就将病猪诊断为猪瘟。笔者根据多方面分析,认为病猪所患的病仍为猪丹毒,原因是用青霉素1 d 1次肌肉注射后,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一般只能维持6—8 h,采用1 d 1次注射青霉素果的方法,不能确保其疗效,对这20 个病例,采用青霉素G加安乃近肌肉注射,按每公斤体重3万U,每天3次,连续 3-4 d,病猪得到了治愈;在另外16例的猪链球菌病例中,畜主和基层兽医都采取1 d 1针注射青、链霉素,但因用药间隔时间过长或病情稍有好转而中途停药,致使病情复发而成为疑难病症,对这样的病例,笔者改用其它广谱抗菌药(如庆大霉素、增效磺胺等),每天肌注2-3次,连续用药3-5 d,疗效满意,病猪都得到治愈。
           2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笔者在问诊中得知,一些畜主和基层兽医喜欢同时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给病猪注射治疗以增加疗效,但忽略了药物的配伍禁忌。兽医临床上常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但不同的药物药理作用,物理、化学性质不同,若混合在一起,有些可以增强疗效,减轻毒性反应,但有些可能产生有毒物质,使药物失去药效。笔者诊治过16例猪丹毒和猪链球菌病例,问诊畜主得知,病猪已用10%的磺胺嘧啶钠溶解青霉素肌肉注射多次,但病情不见好转。他们或许不知道,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的碱性较强,可在短时间内破坏青霉素,使药物失效,这样用药,延误了病情,使病猪久治不愈,成为疑难病症,对这样的病例,笔者改用青、链霉素混合肌肉注射,疗效明显,16 例病猪均在短期内治愈。
          3 注意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仅为机体歼灭病原创造一定条件,要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该根据疾病发生,发展情况,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如改善饲养管理,对症治疗等。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如多数患病猪都发热,发热是机体与致病因子斗争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病猪在发病过程中,长期的发热,使体内维生素大量消耗,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C、B族在体内贮存甚小,患病猪食欲差,这些维生素得不到有效补充,一旦消耗过多,会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引起病猪的新陈代谢障碍,表现为临床上久治不愈的所谓疑症。对这样的病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适当辅以维生素C、B族治疗,必要时增加输液,补糖等措施,加强护理,这些措施对病猪的康复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使病猪在短期内治愈。
         4 注意隔离病猪和污染场所消毒    笔者在诊疗活动中发现,很多畜主和基层兽医都只注重病猪的治疗、护理,却忽略了将病猪隔离和对污染场所、用具的消毒,致使同群猪中,病猪治好了,另外的猪又发病,疫情不断发生,引起更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曾接诊过这样的病例l5例,在笔者的指导下,疫情很快得以控制,因为猪的疫病都是由病原引起的,只有彻底消灭病原,即隔离病猪和对污染场所、用具、猪只体表等的彻底消毒,消灭了病原,才没有新病例发生,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畜主和基层兽医却忽略了这点,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