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 猪到底哪去了?
  • 发布时间:2008-11-13 22:36:11 来源:中华香猪网-香猪|斑马小香猪|黄金猪|黑白猪|小山猪|麝香猪|从江香猪|藏雪香猪|环江香猪信息中心
  •  养殖户怕担风险养得不多,造成本地猪源短缺

        每斤高一元

        贵州猪有价无市

        “少了8块钱一斤,我这猪就没有赚头了。”11月4日,家住水城县发耳乡河坝村的苏富贵面对猪贩刘贵的报价,怎么也不肯松口。

        “外边的猪都五块五一斤了,你还8块?”刘贵摇摇头离开。整个一天,他走过了6个村寨,一头猪也没有收到。

        村民最低报价,都是7.5元1斤。刘贵仔细算了算,买了肯定亏本,最终放弃。在我省农村市场,大多像这个村一样,生猪处在有价无市的状况。

        “我们又不是乱喊价,如果按照6块多钱一斤卖掉,根本没有赚头。”苏富贵说,他现在存栏的两头肥猪,都是10个月前猪价最贵的时候买的,仔猪30元一斤,一个重40斤的仔猪就花去了他的1200元。现在喂到了300斤,如果按照6.5元一斤买,才2000元左右。但是喂养的十个月,耗费了他很多粮食饲料和精力。

        据猪贩刘贵介绍,目前在外省生猪大举入黔的情况下,贵州本地养猪户还抱着之前的猪价不放,有价无市,收猪很困难。之前散在本地市场的猪贩,大多已经转移阵地。

        “低价,养猪户赚不了钱不卖,如果是高价,猪贩又赚不了钱。这就是矛盾所在。”嘉旺公司董事长傅福远分析说,目前上市的贵州猪,都是在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喂养的,整个算下来,成本就高。在外省生猪没有进入贵州市场时,养猪户还能赚钱,但是受到外省猪源冲击,养猪户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低。在目前整个生猪市场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如果再不遵循市场出售,越到后来损失就会越大。

        记者了解到,目前本地猪价格在7.5元到8元一斤,主要集中在安顺、遵义和六盘水等地。

        而来自省畜牧局统计数据,10月份仔猪、活猪和猪肉价格环比继续下滑。19个定点调查县数据显示,仔猪、活猪和猪肉全省均价27.26元/千克、14.97元/千克和23.45元/千克,同比分别增长26%、0.1%和5.1%,环比分别下降5.4%、6.3%和2.3%。

        该局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生猪产品价格下滑属市场正常波动,经上一轮的高价位波峰后,生猪市场价格趋向理性。预计近期生猪产品价格将稳中有降。

        养殖规模小

        本地猪源少

        实际上,目前外省生猪大举入黔,除了贵州养猪成本高导致价高以外,还在于贵州的猪源少。

        一年前,贵州还曾经往外卖猪,在猪价最贵时,贵州猪一度在沿海一代市场吃香,去年七八月份,贵州一个月拉到广州的猪就有20多车。为什么短短一年间,贵州猪就难以为继了呢?贵州猪去哪里了呢?

        长期从事生猪经营的刘鑫告诉记者,去年看到贵州猪源源不断运往外省时,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贵州猪源丰富,其实不然,当时全国各地都缺猪,需求量大的沿海相对更缺,价格就更高,利润可观,猪贩就把收到的猪拉到了广州等地出售,而贵州市场同样供应不足。才出现了广西等市场把崴猪运到贵州应急的情况。

        “贵州本地猪源一直以来就不充足。”刘鑫说,实际上,今年猪源数量和往年差不多。

    近半个月来,记者深入农村调查的现状,印证了刘鑫的说法。

        10月25日,记者来到德江县合兴乡旋厂铺村采访时,这个之前以养猪闻名的村子,猪并不多。

        旋厂铺村土地相对肥沃,和周边相比粮食收成要好些,这里的农民都喜欢养猪卖。

        村民朱成富说,近些年,由于粮食和饲料涨价,喂猪不划算,于是大多村民都“杀广”(到沿海一代打工)了,养猪的人越来越少。去年,在猪价达到新高时,有的村民回到老家喂猪卖。如朱德奎家,就办起了酒作坊生产酒糟,砌起了猪圈,贷款买了母猪和猪仔,准备大干一场。朱德奎养的第一批猪中,出手了15个,赚了将近一万元。但是第二批猪在上月中旬出手时,猪价已经降了下来,出手后算一账,根本没有赚钱,于是把所有的猪卖了,又继续“杀广”去了。

        在水城县发耳乡河坝村等地,状况和德江一样。记者了解到,虽然早在去年4月份猪肉涨价以来,政府就出台了很多政策平抑猪肉价格,如对能繁殖的母猪每头补贴一定的资金,帮助养猪的农户发放疫病防疫补贴等,但是农民积极性依然不高。据河坝村村民李加加介绍,主要是当时的猪仔贵、饲料、粮食等处在高价位,村民不敢承担风险,除了自己杀吃的,村民很少喂养商品猪。

        在我省产粮大市遵义,历来都是我省养猪的重要地区,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遵义的商品猪数量同样有限。遵义巷口镇插旗山养殖场,在去年还有6家上规模的养猪户,多的人家存栏50余头,但是最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的7家养猪户变成了三家,其中一家主要经营猪仔,另外两家经营大猪。但是数量远远小于去年,两家养猪的数量分别从前年的23头、25头变成现在的7头和5头。据其中的养殖户白先生介绍,要想上大的规模,又没有资金投入,规模小的话,除了厂房、饲料、粮食、和防疫等费用,赚钱很少。

        遵义县相邻的湄潭县马山镇长安村村民石先明告诉记者,虽然村子里有几百户人家,但是养猪基本都是自家杀吃,很少有人喂养商品猪。

        物以稀为贵,猪少了,价钱自然就高,在外省猪的冲击下,本地猪源的市场空间自然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