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危害猪的主要疫病有猪瘟(HC)、伪狂犬病(PR)、蓝耳病(PRRS)、圆环病毒感染(PCV)、流感(SI)、细小病毒(PPV)感染、乙脑(JE)、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副猪嗜血杆菌病(HPS)、猪气喘病(MPS)、萎缩性鼻炎(AR)、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传染性胃肠炎(TGE)、大肠杆菌病及副伤寒等,再加上饲养管理上失误等造成猪繁殖率低,仔猪成活率、生长率低,死亡率高,致使一些中、小猪场经济效益低下,甚至倒闭。为此,本文提出猪群保健管理办法,供养猪单位参考。 仔猪哺乳期 从出生到断奶 本期主要工作是防止腹泻,提高断奶窝重和成活率,在管理上抓好三食,即哺乳,开食和旺食;过好三关,即出生关、补料关和断奶关;防好三痢,即细菌性、病毒性及消化不良性下痢。 管理要点 1、人工接产:难产助产,提高仔猪出生成活率。同时作好断尾剪犬齿,打耳号工作,设护仔栏,防止踩压仔猪。 2、固定仔猪吸吮奶头:尽早吃足初乳(要求在出生后2h内)。 3、仔猪保温,减少冷应激:1-3日龄,30-32℃;4-10日龄,28-30℃;11-30日龄,26-28℃。 可设护仔箱(红外线灯泡保温)。夏季猪舍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下,减少母猪热应激而导致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 4、及时给水、补料:仔猪3-4日龄用水槽诱导饮水,7日龄颗粒料诱引吃料(3-4天),以后可用料槽补料,用哺乳仔猪颗粒料。 5、促进仔猪旺食:母猪泌乳在3周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不能满足仔猪快速生长要求,而仔猪在补料10-15天后完全可采食乳猪料。因此,应选择营养浓度高且平衡的适口性和消化好的乳猪料,促进仔猪多采食。同时,在断乳前3-5天减少母猪饲料及饮水量,减少仔猪哺乳,促使仔猪多采食,增加断乳体重。 保健措施 1、乳猪补铁补硒:2-3日龄仔猪,应及时注射含硒牲血素(含铁硒),对生长较快仔猪,在断奶前做第二次注射,防止贫血、白肌病及水肿病,提高免疫力。 2、免疫:猪瘟,仔猪做超前免疫;5-10日龄:猪喘病,弱毒苗肺内注射;萎缩性鼻炎二联灭火菌苗,皮下注射;猪链球菌弱毒苗,皮下注射;18-21日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PED)二联灭活油苗,后海穴注射(冬春季节);圆环病毒感染(PCV)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价灭活苗免疫。此外,还要做好母猪产前多种病的免疫。 3、药物保健 预防子宫炎、乳房炎:在母猪临产前肌注青、链霉素(2万单位/kgw)和VA、D、E 2ml,初生仔猪1ml;在有腹泻疫场,仔猪出生后会窝灌服或肌注敏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丁胺卡那或氟苯尼考等。 预防消化不良性下痢:在饲料内添加益生素、复合酶、酸化剂等促进消化吸收添加剂。 预防MPS、AR等病:自15日龄起在饲料内添加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等药,连用5-7天为一疗程,间隔7天左右反复进行,其中土霉素可用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强力霉素等交替使用。 仔猪保育期 从断奶至60-70日龄,体重达25kg左右。 本期由于断奶应激很易感染多种疾病,引起死亡,因此要细致做好工作,减少应激反应,增强免疫力,控制断奶前后腹泻和呼吸道疾病。 一般在24-35日龄体重达6.5kg以上,日采食量在100g以上就可断奶。有的猪场实行早期断奶(21天左右)体重在4.5kg以上时进行。 管理要点 1、一次性断奶:(1)断奶后维持三不变,即原饲料(哺乳仔猪)1-2周;原栏(将母猪赶走,留下仔猪);原窝(原窝转群和分群,不轻易并栏、调群)。(2)三过渡,即从产房过渡到保育舍(转群);饲料从哺乳仔猪颗粒料过渡到仔猪浓缩料;从定时采食过渡到自由采食,减少断奶应激。 2、控制采食量:断奶5-6天内控制仔猪采食量,以7成饱为宜,实行少吃多餐(一昼夜6-8次),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从8-9kg至15-16kg体重饲用仔猪2号料。 3、搞好保育舍清洁消毒:保育舍进猪前应进行彻底清扫、洗刷和多次消毒,空舍(最少半个月)才能转入断奶猪。每天及时清理粪尿污物,带猪消毒,并做好通风与保温工作。断奶1-2周要求26-28℃;3-4周24-26℃;5周后保持20-22℃,相对湿度在40-60%,昼夜供给充足清洁饮水。 保健措施 1、免疫:断奶后1周应做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弱毒苗,伪狂犬病基因缺乏弱毒苗首免;25-30日龄:仔猪副伤寒弱毒苗,首免;MPS、AR二免;45-50日龄:链球菌病二免;JE、链球菌病等免疫及驱虫工作。 2、保健用药:防止呼吸道综合症(PRDC)可选用四环素类如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等;水肿病、白痢及副伤寒可选用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痢菌净、氟喹诺酮类等药物;PCV感染,抗菌素+黄芪多糖;在血虫病发病季节可选用土霉素、贝尼尔、阿散酸等。 驱虫:主要是蛔虫和疥癣,可选用伊(或阿)维菌素,注射或口服;2-3%敌百虫猪体及环境喷雾。 生长肥育期 25kg出栏,体重达90-100kg 要求保持猪群良好的健康状况,达到最佳日增重和最低死淘率。 管理重点 1、选好健康良种,作好免疫:如外购仔猪育肥,要在无疫区(场)选调二元或三元杂交健康仔猪。进场后先隔离饲养,5-7日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完全适应后,转入正常饲养,并做好HC、PRRS、PR、APP、TGE、MPS、链球菌病、猪肺疫、水肿病等补防工作。 2、备好洁净肥猪舍:育肥猪舍清扫、消毒、空舍后方可转入保育猪育肥,要合理调群,尽量原群转入一栏,避免重组咬架应激,实行全进全出饲养。 3、训练仔猪三定位:转群后最少用5-7天时间训练猪定点采食,饮水;定点排粪尿;定点睡觉。搞好平时清洁卫生管理,注意栏内猪群密度、温度、湿度、光照,创造良好快速生长环境。 4、供给充足清洁饮水:冬季饮水量是采食量的2-3倍,夏季为5倍。自动饮水器要经常检查水流速,防止水流不畅。 5、及时驱虫:可用伊(阿)维菌素进行混饲,敌百虫环境及猪体喷雾。 保健用药 主要是预防PRDC,可选用土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强力霉素等。血虫病可选用土霉素、贝尼尔、阿散酸等。弓形体可选用磺胺二甲氧或六甲氧嘧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