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猪具有体型小,皮薄,肉嫩,骨细,早熟与肉质优良等特点。苗族自称这种猪为“别玉”,壮族群众称其为“牡”,汉族群众则称它为“香猪”,因用其断奶仔猪烤食,味香肉嫩,无膻腥味,故而此而获其美名。
香猪主产区位于广西巴马、贵州从江,属低中山地带,海拔800米左右,地形陡峭,隔山相望相会难。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18℃,年降水量1100~1700毫米,相对湿度85%,无霜期多在280~302天。中心产区居住壮苗侗、瑶少数民族,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少,交通十分闭塞,社会经济十分落后。 香猪的形成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解放前的“子城河”香猪就是现在香猪之前身。少数民族有烤全猪待新朋好友的习俗,所以多自繁自养,近亲交配,而形成了不同的闭锁群体。经数代连续下来的结果使致死、不利基因逐渐淘汰,增加了部分等位基因的频率,也即是增加了基因纯合程度,使小体型的素资幸存下来。 香猪是在粗放的饲养管理及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的,秕谷,野草,树叶为主要饲料,没有圈舍,人对它也无特殊护理,就是因为它处于这样的艰苦条件才形成了它的不少优良特点,抗逆性强,对粗纤维有较强的消化力等等。香猪可以说是“一小、二纯、三香、四净”。 香猪体躯短而矮小,皮薄细嫩,骨骼细小,头大小适中而较直,嘴中等长,额面部有纵行皱纹,形状多样,耳较小呈荷叶状。略向前伸稍下垂或两侧平伸,颈部短而细,背腰稍凹,腹部较大,斜尻,尾较长,四肢短细,前肢姿势端正,后肢蒂卧系,母猪乳头多5对。 (1)生长发育: 香猪仔猪的初生重0.3~0.5千克,2月龄断奶个体重3.9千克,据调查6~12月龄的公猪,体重仅11.74千克,据产区测定,1岁左右的母猪体重28.75千克(体长70.5厘米,体高38.7厘米)。 香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很慢,哺乳期的日增重仅为56.67克。四川省畜牧研究所测定香猪90~240日龄的生长发育,平均日增长仅176±34克。 (2)繁殖性能: 在产区农村,香猪小公猪70~90日龄性成熟,120日龄开始配种利用。小母猪四月龄开始发情,一般为六月龄,体重20千克左右初配,发情持续期3~4天,妊娠期115天左右,产仔数平均有5.4头,经产母猪6.6头,母猪泌乳率低,据调查20日龄窝重仅10.5千克,平均个体重2.3千克,60日龄窝重为22.97千克,平均个体重为3.86千克。由此而看,香猪的繁殖力低于其他猪种。 (3)育肥性能: 香猪在农家饲养育肥,常以60~70日龄断奶,断奶后采用吊架子育肥方式,催肥加喂些玉米等精料,一般8~10月龄屠宰,体重在40千克左右,日增重在130~160克,屠宰率63%,背膘厚3~3.6厘米,皮厚0.26~0.34厘米。花版油占胴体10.85%,大于苏白一倍多,10月龄的瘦肉率在44%左右。 贵州农学院对香猪的育肥性能测定曾进行过两次,每次育肥期5个月(190~240日龄),个体重均未超过40千克,第一次试验测定,香猪体重为38.8千克,第二次重复测定为36.42千克,全期增重,平均日增重均低于对照组的惠水猪和苏白猪,差异极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