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猪以其不同于一般普通猪的体型和肉质而著称,具有体型小,皮薄,肉嫩,骨细,早熟与肉质优良等特点。其体型矮小、皮薄骨细、肉质鲜嫩、味道甜美、香而无腥味、肥而不腻,风味尤为独特。且其营养也极为丰富,含有人体需要的氨基酸 20 种之多,含量均比普通猪多两倍以上,是老少皆宜、脍炙人口的人间美食。
香猪是在粗放的饲养管理及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下来的,以秕谷,野草,树叶为主要饲料,没有圈舍,人对它也无特殊护理。在我国闭塞的广西和贵州山区,香猪自繁自养,近亲交配,而形成了不同的闭锁群体,著名的有巴马香猪、从江香猪和环江香猪。经数代连续下来的结果使致死、不利基因逐渐淘汰,增加了部分等位基因的频率,也即是增加了各地香猪基因的纯合程度。艰苦的条件形成了香猪的优良特点,抗逆性强,对粗纤维有较强的消化力等等。各地香猪均具有“一小”、“二纯”、“三香”、“四净”的优点。 我国香猪主要分布在广西和贵州省,中心产区是: 1、广西巴马县的凤凰、那姚、羌圩区,所产香猪命名为“巴马香猪”; 2、贵州从江县的宰便、加鸠区,所产香猪命名为“从江香猪”; 3、广西环江县的明伦、东兴区,所产香猪命名为“环江香猪”。 巴马香猪 外貌清秀,个体矮、小、短、圆,性野早熟。外貌颜色特征主要表现为两头黑、中间白,部分个体背腰部稍带黑斑,额头有白线或倒三角型白斑,俗称“两头乌”。小猪被毛稀疏细,有光泽,皮肤红润细腻;成年猪被毛较长,尤其是公猪,被毛和嘴粗长似野猪。 从江香猪 被毛黑色,毛细有光泽、头长,额平,额部皱纹纵横,眼睛周围无毛区明显,耳薄向两侧平伸,颈部短而细,背腰微凹,腹大而圆,下垂,四脚短细,尾巴细小,尾端毛呈白色;母猪乳头多5对。 环江香猪 全身纯净的黑色,故称“黑香猪”。其体躯短而矮小,皮薄而细嫩,骨骼细小,头大小适中而较直,嘴中等长,额面部有纵行皱纹,形状多样,耳较小呈荷叶状。略向前伸稍下垂或两侧平伸,颈部短而细,背腰稍凹,腹部较大,斜尻,尾较长,四肢短细,前肢姿势端正,后肢蒂卧系,母猪乳头多5对。 由上述可见,巴马香猪、从江香猪和环江香猪三大香猪体系中,巴马香猪的外貌特征是两头黑、中间白,而从江香猪和环江香猪都全身被毛黑色。从江香猪和环江香猪的主要区别是在头型,环江香猪头较大,额宽嘴短而粗,体型上稍大于从江香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