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猪群淘汰原因分析
  • 发布时间:2008-12-29 22:32:25 来源:香猪-天津香猪|北京香猪|河北香猪|香猪养殖|香猪价格|香猪批发|香猪网|山东香猪
  • 1、品种因素 由于品种本身的种质特性,不同的品种(品系)遗传繁殖力不同,如杜洛克母猪的繁殖性能和泌乳力相对较低。品种的其它特征也会影响其繁殖力,如老品系的长白猪四肢胫骨较细,承受力低,造成母猪肢蹄发病率较高,配种困难。解决的方法是在引种、选种和选育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加大对母猪繁殖力以及相关指标的选择强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2、营养因素 营养与母猪的繁殖有着密切关系,营养水平和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母猪繁殖性能下降。后备母猪在培育过程中,饲给过高的蛋白质日粮,则会较多地发生软骨病。当日粮中钙、磷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平衡时,也会使四肢,尤其是后肢承受力不够,致使配种困难。初生仔猪补硒漏缺或后期日粮中缺硒,在种猪的培育过程中也可能由于缺硒导致后肢竣痪。软骨病多见于后备母猪和初产母猪;后肢瘫痪多见于经产和产后母猪。预防办法是注意日粮结构和钙磷平衡;治疗可采用肌肉注射维丁胶钙,也可以饲料中适当提高钙、磷和维生素D的供给量。
      3、管理因素 饲养条件和管理方法的不当也是母猪繁殖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猪舍地面和运动场地面过于粗糙或光滑,舍内粪尿清理不净,圈养头数过多,母猪在运动、抢食或争斗中,易于磨损、摔倒或劈跨,造成肢蹄损伤、配种场所地面坡度不合理,地面过滑,公猪体重过大,母猪过小,都易造成母猪接受配种时,站立不稳,导致肢蹄损伤。频繁的调群、并圈,猪只相互殴斗也是造成肢蹄病的因素。预防方法是改善舍饲条件、加强日常管理来避免意外损伤的产生。对于不能治愈的严重损伤个体,需要及早淘汰,以提高母猪群的繁殖性能和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