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情况
  • 发布时间:2008-12-20 15:23:51 来源:香猪-天津香猪|北京香猪|河北香猪|香猪养殖|香猪价格|香猪批发|香猪网|山东香猪
  •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病,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以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传染病。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母猪流产率可达30%,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1 蓝耳病的流行和致病机理

        蓝耳病病毒(PRRSV)进入猪机体后,侵入肺泡巨噬细胞,造成严重的间质性肺炎,入侵的第二天即可造成肺的损害,7天后损伤整个肺尖叶,呈多中心病状,病毒侵入细胞后在细胞内增殖,使巨噬细胞破裂,溶解崩溃,造成巨噬细胞数量减少,肺泡壁增厚,淋巴组织呈衰竭状态,同时降低了肺泡巨噬细胞对其他细菌和病毒免疫力。另外,因为毒株的变异,导致免疫细胞识别能力降低,从而逃避抗体的作用,极易继发或并发其它疾病,使病情非常复杂。

        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体温升高至40~41℃,甚至有些病例高达42℃,但有些猪场发生疫情猪只体温并不高。初期病猪流清鼻涕,后期流脓性鼻液。猪只咳嗽,呼吸困难,眼结膜潮红。  

        三紫症:病猪耳部、臀部、肚皮及其他部位皮肤发紫。个别病例背部有出血点。

        消化道症状:部分病例呕吐,腹泻,拉黄色水样稀粪,胀肚子;或便秘、便秘与腹泻交替。

        2.1 妊娠母猪

        不食,沉郁,昏睡,咳嗽,温度40.5℃;后肢麻痹,前肢屈曲,步态不稳;皮肤苍白,颤抖,少数双耳腹侧外阴皮肤一过性青紫色或兰色斑块,双耳发凉;间情延长或不孕,妊娠晚期流产(多为黑色也有白色)木乃伊,弱胎,早产(提早2~8天),产后无乳,呼吸困难而死亡。

        2.2 公猪

        厌食,昏睡,呼吸加快,咳嗽,消瘦;精液减少活力降低;易感染猪肺疫。

        2.3 哺乳仔猪

        昏睡,丧失吃奶能力;离群独处或挤作一团;眼睑水肿;耳和腹部乳房青紫色斑块;口鼻奇痒用鼻和口端摩擦,鼻有面糊状或水样分泌物。

        2.4 保育猪

        咳嗽,打喷嚏,不食,被毛粗乱,少数双耳背面边缘深青紫色斑块,似流感;为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易继发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2.5 育肥猪

        厌食,昏睡,呼吸异常,易继发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耳尖和边缘,腹下乳房,四肢末端,阴部发蓝,一过性紫色斑块。

        3 防治措施

        3.1 预防方案

        外购猪只:进猪后每吨饲料中添加复方氟苯黄芪500克、民星维多1000克、抗病应急散1000克,连用7天,观察猪群稳定后再做猪瘟疫苗。

        自繁自养猪场:断奶前7天至断奶后第7天克进行保健。每吨饲料中添加复方氟苯黄芪500克、民星维多1000克、抗病应急散1000克。

        母猪产前7天至产后7天每吨饲料添加圆蓝康散500克、易好散500克、抗病应急散1000克。
          
        加强消毒,疫病暴发期间猪场及猪舍门口用“模范碘”1∶500倍消毒,每周两次,同时加强人员、器械及饮水消毒。

        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提高猪只抵抗力,饲料中添加圆蓝康散1000克,连用10~15天或长期添加。

        3.2 治疗方案(有明显典型临床表现)

        圆蓝康散+皮炎清散+奇特散,连用7天。

        圆蓝康针+头孢旺针,每天一次连用5~7天。

         临床加减:

        (1)伴有附红细胞体发生时,预防:圆蓝康散+皮炎清散+附康散,连用7天。治疗:圆蓝康针+头孢旺针+全能注射液,连用5~7天。全能注射液每天一次,连用3天。

        (2)伴有弓形体发生时,预防:圆蓝康散+皮炎清散+灭弓尽散,连用7天。治疗:圆蓝康针+头孢旺+灭弓尽注射液,连用5~7天,灭弓尽注射液每天一次,连用3天。

        (3)伴有副猪嗜血杆菌时,预防:圆蓝康散+皮炎清散+易好散,连用7~15天。治疗:圆蓝康针+头孢旺针+嗜血康注射液,连用7天。

        (4)伴有霉菌毒素中毒发生时,饲料中每吨添加霉去宝1000克和民星多维1000克。

        (5)伴有胸膜肺炎发生时,饲料中每吨添加圆蓝康散1000克和福尔芬500克,饮水中添加高热瘟毒清500克和民星多维1000克,肌肉注射金奇注射液。

        4 繁殖障碍的预防

        蓝耳病引起的繁殖障碍主要是破坏猪的繁育系统,造成流产、死胎、早产、延迟发情、乏情和不孕。

        定期做好疫苗接种;按消毒程序做好消毒工作;做好围产期保健:产前7天到产后7天饲料中每吨添加圆蓝康散500克、易好散500克、抗病应急散1000克。

        5 规模养猪场的预防

        规模养猪场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必须坚持科学养殖,自繁自养,预防为主及加强综合饲养管理,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等综合措施。

        主要应做好如下几点:一是坚持自繁自养,不从外地外场引进生猪,并实行全出全进制养猪,防止疫病传入。二是加强饲养管理。冬天确保猪舍保暖通风;夏天高温季节,要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应急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三是建立严格隔离消毒制度。严禁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生产人员进出要严格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对各种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饲养场、猪舍内及周边环境增加消毒次数,做好环境杀虫灭鼠工作,防止昆虫等媒介带入疫病。四是坚持科学免疫。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时、按量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一般情况下,商品猪21~25日龄时,免疫一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种母猪除此之外,还要在配种前免疫一次;种公猪每隔6个月还要免疫一次。当周围地区发生动物疫情时,要进行紧急免疫。五是药物预防。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在饲料中选择适当的预防用抗菌类药物,预防猪群的细菌性感染,提高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