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前言 锌过去之利用於猪只饲料,主要为预防锌缺乏症状,并且达到促进生长的目的;而其适当的用量不仅是在学术上的研究已得到一致,甚至亦已提供商业饲料配方的参考依据。然而近来有一些相关研究提出,喂给高用量(亦即药物用量)的氧化锌於离乳仔猪,可以控制E.coli scours的发生(Holm,1988;Poulsen,1989);且此用量2400~3000ppm业已超过1988,NRC及Brink et al,1959所提仔猪的安全用量。 本篇报告乃针对(1)锌的功用及缺乏症状(2)锌源及其利用率(3)高量氧化锌的应用,三方面逐一探讨。 二、锌的功用及缺乏症状: 锌是生理上的一些功能的必需物质之一,例如何调节酸硷平衡以达免疫能力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些酵素的组成分或是酵素的活化者(Joseph and David,1993)。其主要功用如下: (1)防止不全角化症 (2)参与酵素系统的作用 (3)促进伤口的愈合 (4)与骨骼、毛发的生长有关 相关缺乏症状:不全角化症、活动怠慢、生长发育迟缓、毛发粗糙不全、伤口愈合缓慢。一般在牛、羊的正常日粮中,较少发生缺乏现象;但在猪只的日粮中则常有锌缺乏现象而导致不全角化症的发生,故在猪只日粮中常须额外的添加适当锌量,以预防缺乏症状的发生,并可达到促进生长的作用。 三、锌源种类及其利用率 表一、锌源的成分规格表 盐类别<--mstheme--> 化学式<--mstheme--> 含锌元素%<--mstheme-->  
 早先Reberson and Schaible於1958,1960先後发表的报告中,均指出将不同的锌源(sulfates,oxides,carbonates)应用於家禽的试验中,其生物性利用效率(bioavaillbility)无显着的差异,此结果与Pensack et al,1958;Edwards,1959二人的试验相似。 Wedekind and Baker,1990,於含13ppm锌量的豆粉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5,10,15,40,100ppm锌量的ZnSO4.7H2O,喂给一周龄肉鸡时,经由生物性分析(bioassay)的试验发现:不论weight gain(g),plasma Zn(ug/dl),或者total tibia Zn(ug)均与添加锌的摄食量有直线的相关性,而非与日粮总锌量的摄食量有关。 由下表的试验结果,鸡只摄食可利用锌量主要来自额外添加的锌,与基础日粮13ppm的含锌量无关,其主要系因大豆中锌的生物利用率极低(Baker & Halpin,1988)。而weight gain,plasma Zn,total tibia Zn随着额外添加的锌量均呈直线增加的趋势,且各於达20,40ppm之後,其直线斜率较为趋缓。 表二、Rewponse of Chicks to Supplemental Zinc Sulfate Suppl. Zn  
 另外Wedekind and Baker在同时期分别以ZnSO4.H2O及ZnO当作额外添加的锌源,发现在weight gain方面以ZnO当作锌源时,其生物利用效率仅为ZnSO4.H2O的61.2%在Tibia Zn方面,则ZnO为ZnSO4.H2O的44.1%。不同锌源其生物利用效率的差异,早先也已有相同结论的研究报告(Erdman et al., 1980, 1983;Fordyce et al., 1987)。 沈积在Tibia的Zn,被认为仅是一种吸收作用,而weight gain才是真正反应出Zn的可利用效率的程度(B.L. O'DELL)。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对於不同锌源的代谢利用效率,其差异主要在於吸收率与生物利用率的相差程度。代谢利用率的不同主要是受内源性(endogenous)锌流失程度的影响,而内源性锌流失的程度则受供作同化作用的可吸收锌量的多寡而定;亦即生物利用效率较佳的锌源,提供较多的可吸收锌量,相对地,其内源性锌的流失也增加,因而使得其代谢效率变差(Weigand and Kirchgessner,1980)。换句话说,这也是为何ZnO虽然在Tibia Zn吸收率上,仅为ZnSO4.H2O的44.1%;但在weight gain方面,却达到61.2%的原因。这也说明为何在禽畜日粮上,一般均以ZnO当作添加锌源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