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以来,我市生猪养殖方式转变加快,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生猪产业的发展。1至5月,全市共出栏生猪267.5万头,存栏286.3万头,其中存栏能繁母猪27.2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1%、16.6%和21.3%。 今年来,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激励下,大批社会资金进入我市生猪养殖业,生猪养殖方式因此出现积极的转变。一是规模养殖加快发展。今年来,我市生猪养殖户纷纷扩大生产规模。至5月底,全市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户已达17500户,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户1787户,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养殖户22户,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9户。规模养殖的发展带来了效益的提升。安化县养猪大户龙灿辉现有存栏母猪1500头,今年前5个月已出栏生猪4000多头,获纯利润200多万元。二是标准化养殖小区明显增多。目前,桃江县已经形成了桃花江、牛田、灰山港、马迹塘等10个瘦肉型生猪养殖小区;资阳区建成了高渍湖、赤江咀、五房洲等6个养殖小区,涌现出湖南大有、银华畜牧、诚远等3个万头猪场。沅江市琼湖街道九只树村发展生猪10579头,户均达15头生猪,其中存栏母猪586头,有效带动了村民致富。去年,该村养猪收入521.7万元,人均增收1356.5元。三是生态养殖模式得到推广。针对生猪尿粪难处理的问题,生猪养殖户特别是规模养猪大户探索出了“猪—沼—鱼”、“猪—沼—菜(果、稻)”等多种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赫山区笔架山乡的温氏养猪公司,在用地30多亩养猪的同时,还承包了猪场周围的160多亩水面养鱼,综合效益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