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图片   昆明市政府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一 
 
 A.禁养 依据: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在昆明地区“一湖两江”流域实施全面禁止畜禽养殖措施后进行适当补偿的指导意见》和《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范围:昆明主城规划控制区620平方公里范围内;呈贡新城规划控制区160平方公里范围内;滇池水体及滇池环湖公路面湖一侧区域;36条出入滇河流及河道两侧各200米范围内;除主城规划区、呈贡以外的县(市)区城区规划区范围及流经县(市)区城区的河流及河道两侧各200米范围内;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上述区域内的湖泊和水库。 涉及面:14个县(市)区、6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532个村(居)委会、2121个自然村。涉及养殖户22.98万户,存栏家禽1473.27万只,家畜158.87万头;其中,家畜规模养殖户2350户,存栏家畜23.14万头只,家禽规模养殖 1294户,存栏家禽418.94万只。 时限:在禁养区范围内,自2008年12月31日起,禁止散养禽畜。自2009年12月31日起,禁止规模禽畜养殖场(户)、小区的禽畜养殖。 B.补助 原则:对按时搬迁的规模养殖场(户)、小区,可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补偿包括存栏家畜、蛋禽补偿,家畜、蛋禽补偿、搬迁新建扶持。散养户不享受补偿政策。 细则:2008年-2013年,对于通过县级畜牧、环保、滇管等部门验收的新建、搬迁养殖小区(规模养殖户),根据其养殖规模和养殖种类(含奶牛、肉牛、生猪、母猪、禽类、蛋禽、羊),分别给予5万元-300万元的一次生产扶持(具体补助标准详见附表)。 积极支持规模化养殖户、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并根据其所建工程的容积给予一定扶持资金。 对搬迁到“一湖两江”流域保护区范围外继续从事规模禽畜养殖的养殖户,将在其新建禽畜圈舍基础设施、土地租用两个方面给予适当经济补助。 新建畜禽圈舍基础设施测算标准,参照现有圈舍面积进行分种类、分类别补助;土地租用(征用)费按照其租用(征用)的、租期3年以上的养殖用地,参照现有圈舍的占地面积,由财政按照平均每亩每年补助200元的标准,一次性给予3年的扶持补助资金。 C.处置 从禁养区内搬迁到禁养区外新建并继续从事规模养殖的养殖户,且须在2009年12月31日前完成对禁养区内养殖场的处置工作。 在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户)、小区,经有关部门审核验收,达到环境保护和“一湖两江”水环境保护要求的,可申请暂缓搬迁或关闭,但只有在2009年12月31日完成关闭、搬迁,并在禁养范围外继续从事养殖的养殖户,才能享受迁建扶持。 
 
 实行委托养殖 农户仍可吃年猪 “禁养区有许多农村群众的过年猪不能养了,这怎么办?我们将通过养猪大户委托代养的方式,为特定群众提供一两头年猪,保证他们吃上‘杀猪饭’,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过年的传统氛围。” 市农业局副局长、市畜牧兽医局局长李湘在会上表示,结合当前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对畜禽产品的需求特点,围绕全面禁止养殖工作要求,创新养殖方式,因地制宜地推行畜禽代养制、委托养殖制、合作社养殖等新方式,建立规模养殖与散户需求互补机制,充分利用养殖大户的养殖条件为农村群众提供特殊的畜禽产品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畜禽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对于承担此类养殖方式做得好的地区可以先行试点,并给予一定政策和资金扶持。”他表示。 
 
 分片区规划 打造四大产业基地 李湘介绍,昆明市将以规划为龙头,合理布局畜牧产业:以宜良、寻甸、禄劝、安宁、石林、嵩明、富民、东川等8县(市)区为主的肉猪优势区域;以宜良、石林、安宁、富民、东川等5县(市)区为主的家禽优势区域;以宜良、石林、官渡、嵩明、寻甸、晋宁等6县区为主的奶源优势区域;以寻甸、禄劝、石林、嵩明、安宁、富民、东川等7县(市)区为主的草食畜优势区域。 到2013年末,建立优质生猪、家禽、奶源和草食肉畜四大产业基地,全市肉类、蛋类和奶类产量分别达到51.9万吨、9.7万吨和21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80亿元,同时培育出8-10个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大型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团。 
 陈诚/制表 禁养令不会让肉市供应掉链   核心提示:自今年6月起实施禁养后,入滇池河道两岸数百家养殖场陆续被取缔,导致5万余头本地产生猪短时涌入屠宰场,昆明肉价随即下降2-3元/公斤。 
 针对市民对中秋肉价的担忧,市农业局表示,因禁养面临搬迁、转移和退市的88万头生猪,只占昆明全年出栏头数的1/4。昆明生猪供应不会因此掉链子,价格也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猪肉零售价在经历阶段回落后,最近又有小幅回升之势 资料图片 养殖户: 搬迁找到新商机 普吉村后山上原来有几十家生猪养殖户,禁养通知下达后,一部分已搬到安宁、富民等地重新发展;留守在原地的10多家养殖户的猪圈里,很难看到新补栏的仔猪。茶花箐村民伍女士上半年养有200来头生猪,现在不到50头。她说,大家都担心禁养后随时要搬迁,现都忙着清圈重新找地方发展,找到新养殖地后才能补仔猪。 6月以来,滇池流域范围内已有数百家养殖户陆续迁出禁养区,部分养殖户已从搬迁中找到新的商机。 来自四川的生猪养殖户唐朝12月底才搬离普吉。他说,7月初,福海、马街等地的老乡在拆迁中不能进入屠宰市场的架子猪,让他看到了商机。生猪大量上市,原本在5月还要 17元/公斤的毛猪收购价降了2-3元/公斤,不能宰杀的架子猪甚至更便宜。于是,他专门收购这些架子猪,现在猪圈里大大小小有600多头。“大一点有 70多公斤,再喂20来天就可上市销售,小一点喂到年底也能宰杀了。” 已从福海搬到富民的养殖户何先生说,迁建后正是补栏的大好时机。一是目前仔猪价格比年初要便宜10元/公斤左右,买一头仔猪至少可节省200-300元;二是虽然部分养殖户还在观望,但在肉价高企的时候谁先抢到市场谁就能赚钱。因此搬迁后他把规模扩大到200头,比年初在福海时翻了一倍。 屠宰厂: 外地采购成本增10元 凌晨3点,呈贡新星源公司昆明分公司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内人头攒动。在篆新农贸市场卖了4年猪肉的老雷偷偷溜出人群,在猪圈里选好猪并做上记号,然后靠在平板车上等待工人上班。 屠宰厂每天凌晨4点开始杀猪,到5点半左右就没货了,每天只有400来头的供应量,有上百户商贩排队购买。麦德龙、家乐福等大型超市一次都拿10几头,送馆子的商贩也要拿3-4头。“来晚了就选不到合适的猪,只能空手回去。”老雷说,8月下旬,他已有两次空手而归了。 “最近昆明周边生猪货源有些吃紧,供应量曾跌到400头以下,甚至出现买不到猪的情况。”该厂王厂长介绍,屠宰厂宰杀的生猪主要还是靠外地供应,其中马关、玉溪、曲靖等地的生猪占了供应量的40%,楚雄占到了30%,安宁、禄劝及滇池禁养区内只占30%左右。 昆明中峰生猪定点屠宰厂董事长张贵禄表示,今年7月中旬,昆明周边的生猪集中进入市场,当时不用到外地收购,每天都能保证600头左右的供应量,毛猪收购价也大幅下降到14元/公斤左右。但近一个半月来,周边的存栏量下降,毛猪收购价又开始上扬,目前均价达15元/公斤,而每天只能屠宰500头左右,白条猪的批发价在17-19元/公斤。 “油价上涨后,从外地购买生猪的成本肯定要增加。”负责玉溪方向生猪收购的陈师傅说,一天只收20 头生猪,算上过路费、油钱,要花近200元。在相同的收购价下,每头猪摊下来要比在昆明周边多增加10元以上的成本。但昆明屠宰厂比较多,竞争激烈,为了能收到货源,只有在生猪产地抬高价格才能完成任务。 “批发价涨五六角,一头猪又要少赚二三十元了。”老雷无奈地摇摇头。 市民: 担忧中秋要吃高价肉 “近来差不多一个半月,肉价明显便宜了2-3元/公斤,但现在似乎又开始反弹。”经常买菜的张女士回忆,从4月下旬开始,后腿肉价已回落到27元/公斤;到7月中旬,肉贩喊价26元,但实际24元就能成交。 “现在买精瘦肉,都要30元/公斤,又涨了4元;后腿肉一般要25元/公斤,几乎不能讲价。即使下午5点后,精瘦肉也要28元/公斤才能买到。”张女士认为,精瘦肉又回到高价位。她更担心的是,随着中秋临近,昆明的肉价还会不会持续上涨。 张女士感叹猪肉价格回落的时段,刚好是禁养令刚实施后,周边大量生猪涌入市场的时段。对此,肉贩老雷坦言,现在猪肉进价高了,零售价自然要调整——精瘦肉最高曾卖到32元/公斤,五花肉、前腿肉价相对稳定,仍在20-21元/公斤之间。 “市场价的确存在上涨压力,但不会大幅调整,除非白条猪价格再次反弹到21元/公斤以上。”老雷坦言,身为商贩,他也不希望肉价太高。“每天进两头,90公斤左右,一直要卖到下午6点半才能收摊;价太高就更难卖了。” 市农业局: 禁养不影响菜篮子 “从农业局监测的数据看,昆明白条猪的批发均价仍为17元/公斤,毛猪收购价平均为14.5元/公斤,这个价格和5月相比下跌了2-3元/公斤。”市农业局副局长李湘表示,目前昆明市生猪存栏数量充足,整体价格仍呈稳中有降趋势。 李湘说,“一湖两江”流域全面禁养后,将有88万头生猪面临搬迁、转移和退市,但只占昆明全年出栏头数(2007年为327万头)的1/4,而昆明市场每年生猪销售量为400-500万头,多余部分主要向市外调运。 “猪肉价格反弹只是短暂现象,这是由于每年9月学校开学后,对鲜猪肉的需求量突然增加所致。”他认为,滇池流域禁养,区域内养殖户分批分期搬迁,一些规模养殖企业先行搬到新的养殖基地后,完全有条件补栏扩养;尚未搬迁的养殖户虽不能补仔猪,但仍可继续出栏生猪。“生猪生产、供应的周期一般为4个月,但其他家禽的周期则更短。禁养、搬迁、补栏、上市都留有足够的时间,不会造成禁养的‘后遗症’——蜂拥上市或蜂拥退市。昆明生猪供应不会掉链子,价格也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另外,为满足昆明日益扩大的鲜猪肉需求量,市委、市政府已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基地。按新昆明建设和滇池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昆明7县98858户养殖户退出滇池流域后,可向北部5县和东部地区转移和集中,将在宜良、寻甸、禄劝、安宁、石林、嵩明、富民、东川等8县(市)区建立优质肉猪产业基地,年内昆明将发展158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 “规模化生产才是以后生猪养殖的发展方向。”李湘说,政府相关部门正准备以滇池禁养为契机,用6年左右的时间,构建昆明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