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家提醒养殖场家----今冬明春须防霉菌毒素     在刚刚过去的夏季和秋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秋季是玉米收获的季节,东北地区的多雨天气将给我国玉米主产地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特别是玉米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性将增大。 
 对猪群危害较大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和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被猪摄入后,迅速由胃肠道吸收进入肝脏,造成肝脏损害;玉米赤霉烯酮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引起母猪假发情、不孕、流产;T-2毒素可直接刺激皮肤和黏膜,对皮肤有毒性,引起皮肤红肿、瘙痒;并能影响T和B淋巴细胞的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呕吐毒素对猪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发口腔黏膜炎症甚至坏死,使猪出现呕吐。 
 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 2、营养物质损失:造成饲料单项营养物质损失最高可达31.5%,平均为14-20%。 
 3、使猪群容易发生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 
 4、感染霉菌毒素的猪群容易发生PSE肉,并且使猪瘦肉生长潜力下降8-15%。 
 5、影响饲料适口性。  1、不使用发霉变质的玉米喂猪,是预防霉菌毒素中毒的根本措施。 
 2、要加强玉米的贮藏管理,如控制好仓库的温湿度,饲料存贮的地方要干燥,保持良好通风,缩短存贮时间,特别是在现今多雨季节更要注意。在玉米存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料库的温度和湿度。料库温度不要超过24℃,相对湿度要在80%以下,防止发热潮湿。 
 3、猪场提前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或吸附剂,能减少了其它疾病发生的机会。可在饲料中添加“霉消安”,其主要成分是改性水合硅铝酸盐和中药提取物,可广谱吸附霉菌毒素,霉菌毒素一旦被吸附则很难摆脱,并能有效地增强动物机体的抵抗力,添加量为1.5-4.0Kg/吨饲料。建议母猪饲料中全年应加入霉菌毒素处理剂,每年2至9月份,除乳猪以外的全部猪群都应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 
           |